道林镇“分片监管、奖罚明晰”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渐入佳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五治”(治厕、治垃圾、治房、治水、治风)工作便是主攻方向,而治垃圾又是最能影响广大群众生活质量的一环。对此,道林镇积极实行“分片监管、奖罚明晰”垃圾回收分类处理模式,选定靳水村、龙泉湖村、华鑫市村作为首批垃圾分类减量示范村,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朝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目前,三个垃圾分类减量示范村的减量分拣中心已建设完毕,由镇政府给予补贴、村委会统一采购的5800套农户垃圾分类桶已分发到示范村的村民家中。 

广泛宣传得民心

自今年4月开始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以来,三个示范村在每户张贴垃圾分类减量宣传单,利用村村响每日广播垃圾分类减量小知识,在村干部微信朋友圈和村党员微信群广泛宣传垃圾分类减量政策,确保户户知晓垃圾分类政策知识。“我们的村干部分片召开小组户主会,在会上传达垃圾分类减量政策、学习垃圾分类减量知识、分析垃圾分类好处。每家每户都配发了两个环保垃圾桶,绿色的是用于存放日常生活垃圾,黑色的是存放可回收垃圾。由党小组长就近联系5户群众、每名党员联系3户群众、每名组长代表联系1户群众,挨家挨户上门教群众垃圾分类,现在群众普遍都还是比较支持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靳水村总支部书记成友良向我们介绍。

三个示范村对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实施网格化管理制度,实行村干部包片负责制,每个片区安排一名村干部负责监督,一名保洁员负责清洁并分类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交至村分拣中心由村统一出售,不可回收垃圾安排专人清运。靳水村还制订了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对保洁员、党小组明确了严格的奖惩机制。

靳水村环卫专干谭放武告诉我们:“今年我们村上加大了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在镇1200元/人/月的基础工资基础上,村上再补贴900元/人/月用于保洁员工资。同时,我们要求保洁员沿户回收垃圾并进行分类,对保洁员回收的可回收垃圾由村统一出售,村里按照出售价格补贴30%作为奖励性工资支付保洁员。这样一来,保洁员的工作劲头就更足了。”在一名农户家里,我们看到了正在拿着垃圾桶往电动三轮车里倾倒垃圾的许国仕,“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现在能为村上的工作出一份力,并且事情做得好还有奖励,以前想都不敢想哟”,他笑呵呵的说道。这样一幅幅笑脸其实无不凸显了村上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是一件有利于民的好事。

垃圾分类成效佳

在华鑫市村,我们见到了正在参加户主会的杨明,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我家住在公路沿线,出门不远便有一个垃圾池,没搞垃圾分类之前,几乎每天垃圾池都是满的,虽然保洁员每天及时清理,但是垃圾散发的恶臭还是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现在实行垃圾分类减量以后,垃圾池都没了,道路两旁清清爽爽,我家也能天天开着窗户,真的要点个赞”。

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以来,三个示范村拆除公路两旁垃圾池82个,其中龙泉湖村一鼓作气将全村约56个垃圾池全部拆除,切实促进了垃圾的回收减量。靳水村总支书记成友良向我们算起了垃圾分类处理的“省钱”账: “以前每个月全村的垃圾需要经过3-4次拖运才能到镇里的垃圾中转站,共计120吨左右,目前每月只需拖运一次,共计40吨,清运费也由原来38000元一年包干,到如今拖一次300元一个月,一年约5000块钱。一年的垃圾清运费可以省下三万多块钱。”而华鑫市村总支书记张延富则算的是“环保”账:“自从4月实行垃圾分类以来,村民的环保意识大大提高,随手丢现象杜绝,房前屋后整整洁洁、村居环境干干净净,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本文已到底啦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