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林镇:筹资又投劳,美丽家园一起造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市第二次党代会指出,要着力打造宜居安宁幸福城,让人民群众共享美好生活、共享和谐安宁、共享文明成果。道林镇严格落实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着力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道林社区窑岭组、金华村歧界山组等地党员群众齐心协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家园,一幅幅“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泼墨挥就……

【窑岭美丽宜居村庄】

提升家园颜值,融入古镇景区

8月18日,记者来到道林社区窑岭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现场,看到10多名工人正手握砌刀,在烈日下挥汗如雨,一条近500米长的文化长廊在他们的辛苦劳动下初见雏形。他们的身后,是碧草如茵的绿化带、干净整洁的农家庭院、宽阔的马路和涟漪浅漾的一池碧水……

“原来连摩托车都开不进来的小路,现在可以开进小车了。只用了一个月时间,这里的变化真大!”窑岭组村民崔先亮告诉记者,原来这里只有一条不足一米宽的小路,路面坑洼不平,出行很不方便,而且,农户的家禽都是散养,弄得周边环境脏乱差。自从开始建设美丽宜居村庄,路变宽了,鸡鸭进笼了,房前屋后清理干净了,环境变好了,昔日冷冷清清的路上早晚散步的人不断。“路过的邻里乡亲都喜欢来我家坐一坐,喝口茶,我每天都要准备好几瓶开水,家里很热闹。”崔先亮笑着说。

“社区刚开始提出建设美丽宜居村庄时,不少人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我们就组织群众外出观摩学习,同时邀请专业设计公司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并先后组织召开多次屋主会,动员群众统一思想。”道林社区党总支书记杨红军介绍,为了推进道林古镇景区周边区域旅游配套服务水平提升,扩大旅游经济辐射效应,该社区选择了窑岭组作为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示范点。7月12日,杨红军组织窑岭组村民居民又开了一次动员会,弄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的居民纷纷当场表态,将全力支持美丽宜居村庄建设。7月14日,窑岭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在窑岭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指挥部,记者看到了一幅工期倒排作战图,大大小小40多个子项目铺排一目了然,包括拆违治乱、小微水体及污水治理、公共设施建设等10个大项。

“从开工之日起,项目建设就没有停,最辛苦的是社区党员干部、项目建设理事会成员,他们没日没夜地在工地上操劳,保证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附近居民一有空都来帮忙,只想早点把这个美丽屋场建好。”崔先亮告诉记者。

“到目前,群众、乡贤等捐资已有55万多元,村民义务投工达到200多个,整个项目预计在9月底完工。”杨红军告诉记者,窑岭是革命烈士曾凤琪、蒋国良的家乡,他们都曾经为毛泽东提供过帮助和保护,道林社区充分挖掘红色故事,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中融入文化元素,通过文化长廊来展示红色底蕴、村规民约、古镇文化等内容,并依托道林古镇核心景区,大力发展民宿、特色餐饮、休闲旅游等产业,实现村民家园美、生活富的目标。

记者离开后,杨红军、崔先亮和周边的居民又马不停蹄地拿起扫把、提着水桶,开始清洗起道路来……

【歧界山美丽宜居村庄】

党建引领村庄建设,唤醒群众主人翁意识
5月底,金华村支村“两委”班子成员来到歧界山召开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宣传发动会,但参会群众对此不冷不热,持观望态度;6月2日,该村组织户主代表到菁华铺乡陈家桥村参观,见到的是一片山清水秀、路畅人欢的美丽景象,大家了解到陈家桥村通过筹资投劳建设美丽屋场,不仅家门口变漂亮了,而且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处处充满着欢声笑语。

村民们开始心动了。6月3日,歧界山组村民又聚在一起,对于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大家从观望态度变成了积极支持。本着“谁受益,谁筹资投劳”的原则,村民通过了歧界山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方案,并选出3名项目建设理事会成员,党员崔龙庆为会长。“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搞好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不辜负群众的信任。”崔龙庆当场立下了“军令状”。

“组上8名党员第一时间站出来,白天带头进行除杂清淤,晚上上门动员群众拆除围墙、让出土地,收拾整理自家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崔龙庆告诉记者。

村民许冬华养鸭30多年,家里有100多羽鸭子,驻村干部帮他全部销售出去,他也配合理事会工作拆除了鸭棚;因为他家的菜地靠村庄广场中心位置,他又无偿让出部分菜地用来扩宽道路;村民欧文武、周春元无偿拆除了自家围墙,欧文武还让出土地用来拓宽道路、建设绿化带;村民许夕均、许界胜、张海清拔掉自家菜地的蔬菜,支持美丽宜居村庄建设;70岁的老党员付楚华自告奋勇监督项目施工、动员群众,并通知在外地工作的儿女共捐款5000元……

为了做到钱款、用工透明公开,打消村民疑虑,理事会还成立了财务监督委员会,从46户村民中选出监督组成员,每个子项目建设都由理事会、监督组签字,并交村委会审核,再进行公示,群众的筹资用途、投工等情况一目了然。

“除了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和小孩,屋场其余132人全部加入‘歧界山美丽宜居村庄’微信群。”崔龙庆介绍,理事会每天白天在群里及时通报工作动态和工程进度,晚上将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发布在群里。慢慢地,群众参与积极性越来越高,大家都把这个群当成沟通联系的重要纽带。

“大家辛苦了,我马上送西瓜给大家解渴。”

“许习君娭毑是我们的榜样,她老人家鼓动在外工作的子女捐款1万元,还为我们送茶水、送西瓜……”

“明日工作安排,一组张少林(另加三个请的师傅)……”每天微信群里热闹非凡,建设工地现场更是一幅争先恐后集体出工、汗流浃背的劳动场景。

“到目前为止,村民已经筹资10多万元;投劳172个大工,小工245个工日,折合工资63800元。”崔龙庆告诉记者,歧界山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已经顺利完成拆违治乱、农户房前屋后的卫生清理、道路两旁和主要地段的绿化、广场和其他挡土墙的护砌等工作任务,道路黑化、广场硬化、亮化等工作马上就要进行,一个全新的歧界山美丽宜居村庄即将亮相。

在歧界山美丽宜居村庄旁边,记者看到了一个近20亩的葡萄园,葡萄架上挂满了串串珍珠般的果实。“我希望这个美丽宜居村庄早日建成,这对葡萄销售有很大帮助。下一步,我想扩建葡萄园,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让更多的人来我们歧界山游玩、采摘葡萄,感受幸福的农家生活。”在歧界山种植了5年葡萄的崔湘乾还种植了几十亩水稻,美丽宜居村庄的建设让他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明天,他虽然身体残疾,但依然踊跃捐款,并为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工作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帮助。

“我们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工作中,坚持‘三确’(定位准确、分工明确、执行正确)和‘三主’(政府主导、村〔社区〕为主体、提高群众主人翁意识)原则,实施‘三包’(镇领导包村、村支书包点、村干部包项目)机制,以打造“四园”(美丽菜园、果园、家园、田园)为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奉献,群众共同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目前,全镇5个美丽宜居村庄正在加快建设当中。”道林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本文已到底啦 感谢您的阅读-------------